查看原文
其他

“储户被强行赋红码”最新进展来了

南方日报 2022-08-06


6月13日,多名在河南几家村镇银行存款的储户在网络上反映,他们来自低风险地区,但到郑州后健康码被赋红码,随即被工作人员带往相关隔离点。


南方+记者了解到,部分储户的健康码已于14日下午“复绿”,但当地工作人员建议他们尽快离豫


郑州市12345热线向记者表示,此前已有多人来电反映红码问题,具体情况正在核实中,建议由被赋红码本人来电反映。


储户从外省到豫火车上被赋红码


2022年4月,河南多家村镇银行被曝无法取款。为了解决取不出钱的问题,近日有多名储户从外地前往郑州,却发现健康码被赋红码,正常出行受到影响。


6月14日,数位来自河南省外的储户向南方+记者出示了车票及其红、绿码对比截图,称其乘坐火车到达郑州后扫码出站时因红码被限制出行。


储户提供的截图显示,赋红码的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


6月12日晚,储户孙先生从山东潍坊乘坐火车前往郑州,入站乘车时他的健康码还是绿的,但13日一早,火车临近郑州时,他的健康码就变红了。截图显示,赋红码的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但孙先生表示自己近期并没有出境。


孙先生介绍,其从郑州站下车后,因健康码是红码无法出站,其随后被工作人员带到郑州财贸学校图书馆隔离,其间他和多位同样被赋红码的储户共处一室,且没有人给他们安排做核酸检测。据了解,还有部分从郑州东站下车的红码储户,被安排到当地酒店“青龙山庄”隔离。


郑州财贸学校图书馆被作为红码人员隔离点。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多位没有前往郑州的储户,也表示自己的豫康码或场所码变为“红码”。


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说,几日前有人将郑州站摆放的到访登记二维码拍照发到了微信群里,他在出发去郑州前扫码登记了防疫信息,随后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也为“入境人员”。他因此取消了行程,但他的北京健康宝一直为“绿码”,行程卡上也仅显示北京。


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的行程卡、豫康码及北京健康宝截图。


“复绿”后工作人员建议离豫


13日下午,在郑州财贸学校图书馆隔离期间,孙先生无意中打开健康码发现,其健康码已经变绿。孙先生随即提出离开隔离点的诉求,但工作人员建议其尽快离豫,孙先生买了回山东的火车票后,由工作人员开车将其带到了郑州站。


孙先生称,上火车后直至14日中午,他多次打开健康码,发现还会出现变回红码的情况,在经过刷新和重新填写个人信息后,健康码才能再度变回绿码。


南方+记者联系多位储户了解到,14日中午过后,储户们的红码开始批量“复绿”。


哪个部门给储户赋“红码”?

各方回应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河南省卫健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从外省抵达河南,赋码工作由“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负责,在省内流动时,赋码工作则由市一级大数据管理局负责,卫健委没有赋码权限。需要说明的是,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已更名为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不过,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并不完全认可这一说法。他称,今天接到多个电话询问储户被赋红码的原因。“具体情况我不知道,我确定不是省里赋码,应该是地市赋码。”他解释,赋码工作为属地管理,“您来郑州是郑州(负责),来洛阳是洛阳(负责)。”


针对这一说法,记者多次致电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未能接通。另据海报新闻报道,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称,此种情况属于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工作人员表示,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下面有一个社会防控部,是健康码管理的直接机构,制定赋码的规则,赋码、解码由该部门负责。


截至发稿时,河南及郑州相关部门尚未明确回应储户“被红码”的原因。河南省卫健委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3日开始,该省卫健委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多个“外地来豫储户被赋红码”的投诉。接到投诉后,省卫健委已将投诉反馈至相关部门,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


如何从法律角度理解“变码”风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3月17日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河南省“健康码”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健康码分红、黄、绿三色,分别代表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员。


各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省“健康码”应用推广,并指导规范操作。该规定是行政性文件,行政部门应该依法行政。给储户赋红码,没有法律依据,因为健康码,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防疫管理措施之一,由防疫部门负责,不可挪为他用。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则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健康码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场合,相关部门无权转作他用,如果非出于疫情防控必要而恶意利用健康码限制部分人群的行动自由,则属于非法行政甚至滥用职权,是对国民基本权利的干涉和侵犯。


此外,有关部门擅自对部分人群施加红码的背后也存在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初衷,将造成恶劣的负面示范效应,应马上纠正。


滥用赋码规则

大数据管理权不能如此任性


“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


健康码因应疫情防控需要而生,受到人们极大信任,带给人们极大便利。扩大使用乃至滥用赋码规则,显然违反了相关防疫法规,扰乱了疫情防控秩序。


进一步,这种做法还违背了公众对健康码应用场景的合理预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健康码的赋码规则,基于真实的个人行程、核酸检测数据等,虽然因为广泛应用于各场景的查验,经常要出示给不同的人看,但本质上依然是个人隐私。


滥用赋码规则,直接后果是限制相关当事人的行动,更深层次上无异于干预个人隐私。


近年来,围绕商业机构、互联网平台对个人隐私的种种不当使用,不时触发激烈舆论争议,引起人们对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强烈呼声。此次争议则表明,保护个人隐私安全,既要加强商业领域滥用个人隐私信息的监管约束,更需要对公共部门管理和使用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合法性约束,需要带头依法依规维护公民个人隐私安全。


要清醒地认识到,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人民、增进人民福祉。滥用大数据管理权,将数据管理技术变为单纯的管控手段,实际上违背了大数据治理的初衷。


值得注意的是,6月14日半月谈发表题为《给讨说法的储户赋红码?健康码不能被滥用》的评论。


评论指出,给讨说法的储户赋红码,突破了公众对健康码适用范围的共识,当然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与深深担忧。


评论称,这种做法,一方面消解了健康码的本真功能,一方面也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一做法是经过了什么样的流程?又是由谁来决策使用的?相关地方应该查清楚来龙去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另外,6月14日晚侠客岛发表题为《随意给人赋红码应被严肃追责!》的评论。


评论指出,这次储户赋红码非常之“精准”——同行去郑州的,只要你不是这几家村镇银行的储户,健康码就还是绿的;变红的只有相关储户。这样莫名其妙的红码,难免让人质疑是以“疫情防控”之名,行“处理维权”之实,将矛盾延后、推迟。


评论称,疫情防控措施被随意用于“社会治理”或“维稳”目的,不管是哪个部门、哪些人授意干的,都应被严肃追究责任。因为一个基本的道理是:“一码归一码”。



News

南方精选


申报一等功!甘敏、黄伟森,好样的!


重磅!广州南沙大动作!


又一座故宫博物馆诞生了,下月正式开放!有被这件国宝可爱到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记者 张笛扬 张东锋)、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半月谈、侠客岛等

编辑 | 洪鑫

校对 | 陈大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